湘潭高新区:风起“智造谷” 创新正当时
时刻新闻记者 龚蓉 湘潭报道
12月3日,中国国家级产业园区百强榜单揭晓,湘潭高新区以75名的成绩名列其中,较去年上升15名,这是该区连续四年登上榜单。
湘潭高新区究竟是怎样做到在全国园区队列中稳步攀升?从该园区的发展布局中不难找到答案。
2015年以来,湘潭市政府决定发力打造“湘潭智造谷”,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,形成机器人及智能装备“研发+制造+服务”全产业链的核心产业集群,湘潭,这个老工业基地正不断由“制造”向“智造”转变……
抢抓智造机遇 打造2000亿级智能装备制造业
11月15日,总投资120亿元的湘潭新松机器人产业园项目正式动工,项目重点建设“一平台四基地”,包括智能产业创新服务平台、机器人产业研发创新基地、机器人装备及零部件生产基地、工业4.0产业基地和机器人健康产业基地。
该项目建成运营后将实现机器人产业年产值100亿元,形成一个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全产业链集群,园区整体智能制造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。
按照规划,新松机器人公司将与湘潭高新区25家制造企业进行“嵌入式”合作,提升高新区装备制造产业整体智能化制造水平。同时,还创造性地将机器人产业、金融产业、文化产业、旅游产业和生活配套功能进行有机结合,打造五位一体的生态型智能制造特色小镇。一个千亿级别的产业随之点亮,未来人类与机器人和谐共处的日子在湘潭高新区指日可待。
湘潭新松机器人产业园项目的落地仅仅是湘潭高新区步入“智造”快车道的开端,未来,该项目将推动湘潭市工业4.0升级改造,成为湘潭新的经济增长引擎。
到“十三五”末,湘潭将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,智能装备制造业规模将达到2000亿级。
夯实智库基础 完善创新创业生态链
人才是“智造谷”创新驱动的马达,近年来,湘潭高新区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,不断强化科技创新投入,优化创新创业环境,集聚创新资源。
2015年,创建中南地区首个院士创新产业园,以院士创新示范,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提供动能……
2016年8月,率先在全市成立智库,首批8名专家纳入智囊团……
相继出台《湘潭高新区“十三五”人才发展规划纲要(2016-2020年)》《湘潭高新区“人才强区”实施方案》……
经过两年多的发展,院士创新产业园先后引进欧阳晓平、王浩、邓中翰、王怡芳、罗安、卢秉恒等院士6名、吸纳专家学者11名,其中国家“千人计划”专家7人。到“十三五” 末,该产业园将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近50家,实现新增产值百亿元规模的高科技产业集群。
“智造谷”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方面同样硕果累累。
今年6月,湘潭高新区成功获批国家第二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。另一条喜讯接踵而来,由湘潭高新区奥托斯(民营)孵化基地建设运营的“友邦众创空间”,成为继“力合·蜂巢众创空间”之后第二家国家级众创空间。
目前,园区拥有16项国家863计划、26个国家火炬计划项目,95项国家创新基金项目,2600多种高新技术产品,同时还有区级众创空间6家,市级众创空间4家,省级、国家级众创空间各2家。越来越多的创新创业梦想在这片创新资源集聚的沃土上播种、生根、发芽,一条优良的创新创业生态链条正在形成。
让愿景变为实景 为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提供坚实支撑
“智造谷,‘智’是关键,‘造’是支撑,‘谷’是目标。”湘潭市委书记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曹炯芳说,智造谷从湘潭高新区起步,要迅速发展起来,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。
在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背景下,如何有效占据智能制造高地,将“智造谷”蓝图变为现实?
今年,园区出台了《湘潭高新区“智造谷”产业发展规划》,规划期限为2017年-2025年,规划进一步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。
根据规划,湘潭高新区将以“智能技术、智能装备、智能生产、智能服务”为核心内容,以“树立新思维、培育新动力、探索新模式、实现新发展”为发展路径,培育具有湘潭特色的智能制造创新创业生产体系。
到2019年,“智造谷”产业结构将得到明显优化,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稳步扩大;到2025年,成为国内园区品牌效应突出、科技成果转化高效、创新要素高度集聚、创新创业氛围活跃的智能制造高地,形成与长沙“麓谷”、株洲“动力谷”优势互补、协同发展的新格局。
- 推进“两型”工作落到实处 湘潭高新区2017年“两型”建设硕果累累 (2017-12-26 09:42:37)
- 湘潭经开区6个省重点建设项目迎“考” 答卷优秀获肯定 (2017-12-26 09:38:06)
- 曹炯芳会见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一行 (2017-12-26 09:33:31)
- 湘潭:13个县市区(园区)和市直行业系统党(工)委书记党建述职 (2017-12-26 09:24:22)